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30 点击次数:92
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边,背靠青山,面朝大海,天气舒适,景色优美。两千多年前,这里只是个海边的小村庄,到了唐朝才被叫做“三山浦”。明清时期,逐渐成为商人聚集的地方。到了现代,它已经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城市了。
现在的大连,已经被称为"爱情之城",成了大家爱去的热门旅游地。
让一个世纪前大连的城市风貌!
1918年的承恩门,曾是金州古城的南门,建于明朝初期。到了上世纪50年代,为了改善交通状况,这座古城门被拆除了。
1918年,宁海门作为金州古城的西大门,虽然历经400多年风雨,但城墙和城楼依然保存完好。
1918年春天,金州古城的东门——春和门,城墙已经褪色,显示出时间的流逝。
在1920年,中山广场还被称为"大广场",这里立着不少欧式风格的大楼,看起来特别有外国味儿,就像一幅充满异国情调的风景画。
现在的中山广场,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。它不再是过去那个简单的公共空间,而是成为了一个集休闲、娱乐、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。广场上绿树成荫,花坛点缀其间,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。每到傍晚,广场上便热闹非凡,人们在这里散步、跳舞、聊天,享受着悠闲的时光。此外,广场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,如音乐会、展览等,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。可以说,如今的中山广场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,展现了城市的活力和魅力。
1920年设立的民政署,建于1908年,位于中山广场2号,建筑风格大气优雅,现在依然是大连的著名地标。
1920年,当时的“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部”位于鲁迅路9号,至今仍完整保留着。
大和旅馆建于1909年,1920年时已经存在。现在它叫大连宾馆,地址在中山广场2号。
这座建于1920年的正金银行大楼,现在坐落于中山广场9号,是大连市内颇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。
1920年时,这里叫浪速町,现在它的名字已经改成了天津街。
在浪速町闲逛的一户本地居民,他们的穿着打扮显得十分讲究。
在1921年,这个地方被称作小岗子,而如今它已改名为东关街。
住在小岗街的一对夫妻,看他们家里的布置,经济条件应该不错。
在大连的一条小胡同里,两个小孩——姐姐和弟弟正探头往巷子里看。一百多年过去了,不知道他们的子孙现在是不是还生活在这座城市里?
1923年的大连老虎滩,海面碧蓝透明,岸边绿树环绕,景色宜人,让人感到无比舒适。
1923年的大连星海公园位于城市西部,背靠青山,面朝大海,景色优美宜人。
1924年,在大连港口,一艘老旧的货船喷着浓烟,即将启程驶向远方。
1924年,从高处望向大连的巍霸山城,城中心满是西式楼房,而郊外依然保留着传统的中式房屋。
1924年,大连龙王岛上有座龙王庙,它建在一处陡峭的悬崖顶端。
1924年的城子坦,那时候它还叫城子疃。那时候没有高楼,也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流,只有一些低矮的新式房子。
城子坦的一户人家,正忙着亲手制作家里的桌椅柜子。
1924年,在貔子窝的海湾边上,到处都是形状奇特的岩石。
1924年时,这个地方还叫貔子窝码头,如今它已经改名为皮口港。
1924年,在寺儿沟旁边的王家屯,住的全是外地来的搬运工,他们盖的房子都很简单,条件不太好。
1924年,在寺儿沟一带的搬运工们,个个面显倦意,衣服破旧不堪,城里的热闹景象仿佛与他们毫无瓜葛。
1924年,寺儿沟的房子都是用土坯简单盖起来的,条件十分艰苦。而现在,这里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云集、人来人往的现代化大社区。
这些老照片带我们回到了一个世纪前的大连,仿佛经历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奇妙旅程,让人心中充满无限感慨。
今日的大连,既保留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又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,正以包容开放的胸怀拥抱新时代!
大连,这座位于辽东半岛的美丽城市,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!